前年科技創新賽上,我輔導的學生在省裡榮獲了一系列獎項,我覺得創新設計固然重要,但一些細節也不可忽視,有時候,細節還是會決定你的成敗。回想那次的比賽,我感覺要不是最後堅持找到molex connector,那個合適的連接器,我的心血就白廢了,同學的努力也付之東流了。
前年我輔導學校的學生進行科技製作,有一個高二的同學做了《新型平拋運動演示器的研製》,原理就是讓一個鋼珠從斜槽滾落下來,再從槽的底部以水準速度拋出去,然後與斜槽相連的帶電板與小球間有週期性交流高壓放電,小球與板之間有一絕緣網隔著,小球可自動從斜槽發射,也可自動重定,電壓高但為了安全起見,電流非常小,只有幾微安。並且絕緣網一經合上就啟動了高電壓,這個電介面必須插接,且接觸電阻必須在微歐級。到哪兒去找這樣的連接器呢?我想起了電腦面板是插接的,並且是主機殼面板啟動的電源,所以我天天在資訊城跑,希望找到合適的連接器。為此,我不下十次換介面,希望在安全電功率下能夠看到背板上留下清晰的鋼珠軌跡點,一直到快去參賽了,拿回來做實驗,點跡仍是不太清晰,同學建議用功率大些的電源,可電學實驗我們有指標,在安全條件下才能進行。我準備就這樣去參賽了。同齊的一位老師跟我說,上次實驗室進了一些連接器,有電阻小的且是插入式的,我趕忙跑去一看電阻是比原來的小,但接入我的作品後仍打點不夠清晰,不過比以前稍好些了,這也給了我一個重要資訊,電阻若再小點,電路中的電壓就全在鋼珠與板間了,那就打得出更清晰的點了,於是我像是打了針興奮劑,整天馬不停蹄地走遍了我們那座小城的每一個可能存在電器的店面,太陽快下山時,我垂頭喪氣地走在返家的路上,突然,一個不大的五金店閃入我的眼簾,店招下有一行小字赫然有一些英語,好奇心驅駛,我多看一眼“molex connector”撞進我眼眸,我的英語還行,特別愛有機會就露一下,這不是連接器麼?看看去!於是我跨進店堂,一眼就瞧上了插入式的那款連接器,據店主說電阻特別小,我琢磨比我買過的都小,就買了下來。
替代原有的插口,我連忙試效果,啊!真是太棒了!點跡十分醒目!沒想到這款插入式的molex connector電阻小,接觸電阻更是想像不到的小!我們大大舒了口氣。
文章來源 : http://molex.wisconn.com.tw/Portfolio-detail.aspx?N_Id=93